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理上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75%以上。筛查不充分是导致癌患者直到晚期出现临床病症时才被确诊的重要原因。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彭勇教授课题组揭示了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液体活检的新型circRNA,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Cell Research。
过去,circRNA被误认为是RNA剪接错误的产物,但随着深度测序技术的革新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circRNA被证实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circRNAs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丰度、细胞类型特异性和组织表达特异性等特点,且与疾病的进程相关。circRNA因其特殊的环状结构,避免像线性RNA那样容易被降解,能够在外周血中稳定存在,这些特点使得circRNA成为新型的生物标志物。
EML4基因和ALK基因融合是非小细胞肺癌中常见的融合类型,彭勇教授团队成功的在EML4-ALK阳性的细胞株H2228中鉴定出由EML4-ALK融合基因产生的环状RNA——F-circEA,且证明F-circEA能够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
更重要的是,通过临床样本分析发现,几乎所有EML4-ALK阳性的肺癌患者的血浆中都能特异性检出F-circEA,而未携带该融合基因的患者的血浆中未检测出F-circEA。
分别分析ML4-ALK阳性的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中F-circE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F-circEA可以同时存在于血浆和肿瘤组织中,而融合基因EML4-ALK的mRNA则只存在于肿瘤组织中,没有在血浆中检测到。这意味着血浆检出F-circEA的肺癌患者一定携带EML4-ALK融合基因,可通过ALK靶向药物克唑替尼(Crizotinib)进行临床治疗。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融合基因促进肿瘤进展的新机制,而且证明了血浆F-circEA可用于诊断融合基因和指导临床用药,为推动肺癌精准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Shuangyan Tan, Q.G., Wenchen Pu, Chenglin Guo, et al. Circular RNA F-circEA produced from EML4-ALK fusion gene as a novel liquid biopsy biomarker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 Research, 2018.